知“道”与养“心”
2012年10月11日 09:47 中国纪检监察报 【字体】大中小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,“心”于“为政”和“成德”两个层面具有重要作用。在“为政”的层面,心能知“道”且可“道”,合“道”之心是治理国家之根本。在“成德”的层面,以礼化心,以诚养心,心之修养亦是君子成就完美人格之根本。
知“道”与养“心”
唐 琳
“虚壹而静”以知“道”
荀子认为,认知之能是人生而具有的资质,不学而能、不事而成。对人的认知之能,荀子有着充分的自信。他认为,“才性知能,君子小人一也”,“凡以知,人之性也;可以知,物之理也”。任何人都有认知的能力,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认知的。但他也指出,不能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无限,就对认知的对象范围不加限制、不设置合理的尺度,否则即使学到两鬓斑白还是“与愚者若一”——荀子称之为“妄人”。另外,荀子又意识到了人普遍存在的认识片面性的问题。“凡人之患,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”,究竟什么东西蒙蔽人心,妨碍了对于“大理”的认知呢 “欲为蔽,恶为蔽;始为蔽,终为蔽;远为蔽,近为蔽;博为蔽,浅为蔽;古为蔽,今为蔽。凡万物异,则莫不相为蔽,此心术之公患也。”欲恶、始终、远近、博浅、古今互不相同,皆有其可取性、互补性,若仅凭一己之私好进行取舍,很容易陷入局部和片面。这些片面性的认识尽管也从某些方面体现了“道”,但不足以认识“道”之全体。
在现实生活中,心以什么作为认知学习的对象 自然层面的心提供了人的认知之能,却不能解决人究竟选择什么作为认知对象的问题。荀子提出“虚壹而静”,正是为了有效发挥心的自主认知能力进而知“道”。
“虚壹而静”出自荀子的《解蔽》,该篇所言的“道”,特指为政理国总的原则和方法,即正人伦、辨贵贱的礼义之道。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,确立标准和认知标准具有重要意义。这个首先确立的标准就是“道”,认知这个标准则必须通过心。荀子特意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知“道”与否对于社会治乱的不同影响。“心不知道,则不可道而可非道。人孰欲得恣而守其所不可、以禁其所可 以其不可道之心取人,则必合于不道人,而不知合于道人。以其不可道之心与不道人论道人,乱之本也。”内心不了解道,就会否定道而认可违背道的东西,这就好像白黑在前而目不见,雷鼓在侧而耳不闻。以不合于道的心为引导去选人,结果只能远君子而亲小人,这正是导致社会混乱的祸根。所以,治理国家的关键是要知“道”。
“虚壹而静”的提出,正是要解决认知过程中心如何知“道”的问题。虚者,“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”。心生来就有了解外界事物并形成记忆的能力,此即“臧”。但此“臧”之中并不必然包含对“道”的认知和理解,所以心还要有“虚”,去接受和学习“道”。“壹”的重要性,体现在心思始终专注于“道”。心生来就能了解多种不同的事物,此为“两”(满),这也是心与生俱来的认知能力的体现。但不能因此妨碍心对“道”的专一。“静”对于知“道”的重要性,体现在使心自觉抵制外物和欲念的诱惑,以集中精力学习“道”。
发于自然的顺性之心,表现为“臧”、“两”、“动”。这些表现无所谓善恶,是心的认知力的自然表现。但顺性之心不能达到对“道”的认知,只有经过“虚壹而静”以解蔽,心才能达到“清明”之境,即对“道”的彻底认知和觉悟。有此“大清明”心之人,必然通晓天地万物、古往今来一切事物之理。荀子所说的“大清明”之心,主要不是从个体的德行修养上来说,而是就知“道”者洞察古今天下一切是非善恶、社会治乱而言,可见他非常强调“虚壹而静”的清明心境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。
专心为学以养“心”
喜怒哀乐之类顺性而生的情感和欲望,是人“形具而神生”之际心接应外界事物后产生的自然反应。因其乃天然具有,无所谓善恶,荀子称之为“天情”。
天然的情感虽然无所谓善恶,但若不加引导,由情感偏好而导致的人的内心选择极易陷入蔽塞之祸而流于恶。荀子说“人情甚不美”,有了妻子儿女,对父母的孝顺就减弱了;嗜好欲望满足了,对朋友的守信就减弱了;爵位俸禄满意了,对君主的忠诚就减弱了。“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,辞让则悖于情性矣。”受情感偏好左右的心并不能保证人知礼义和向善发展。按心性自然的发展趋势,人是不会主动去认可礼义之道的,后天的教化、修养的提升、知识的积累才是成就圣人的关键。心对于礼义的学习、选择和思考,本身也是“养心”的过程。
荀子认为心之修养乃是由外至于内的过程,主张以学为主,以学养心。养心化性的基本方法有三:通过礼义引导作用人心;通过师友教化浸润人心;通过积善不息涵养此心。
荀子的礼,一方面是外在的制度规范,另一方面,就人格修养而言,它又必须经过学而内化于人。《大略》:“故礼之生,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,非为成圣也;然而亦所以成圣也,不学不成。”圣人以礼治国,为的是人类的生存与生活,为的是实现人类的群居和一,并不是为了提升个人道德修养、成就道德人格,这充分说明了圣人制礼的功利性与工具性。若从人格修养的层面看,以礼修身则是成为圣人的必要道德条件。礼非人性所固有,所以必须由学而达礼。人与禽兽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生命、有知觉感应等,而在于人是否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礼义,遵从礼义而有道德地生活。“凡用血气、志意、知虑,由礼则治通,不由礼则勃乱提僈”,礼作用于人心,一方面满足人的情感需求,更重要的在于调节和控制情绪、情感以及欲望,使行为符合礼义。
荀子重视学习过程中良师益友的重要性。“莫要得师”,学习没有比接近贤师更加迅速有效的了。亲近贤师良友,则所闻所见皆圣贤之道、忠信敬让之行也,自身日浸染于仁义而不自知;所近之人若是邪僻无耻之小人,如近墨者而不知其身白黑也。故良师贤友对于人格修养的提升是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。
学习的过程中,心思不仅要专注于“道”还要乐“道”。圣人之所以为圣,是因为他们在后天学习礼义的过程中,心思专一并力行不懈。“今使涂之人伏术为学,专心一志,思索孰察,加日县久,积善而不息,则通于神明,参于天地矣。故圣人者,人之所积而致矣。”荀子特别重视“积”,积是专一的表现,专一是积的根本。积的最高目标是“全之粹之”,不仅心坚守“道”,还进一步升华为好“道”与乐“道”,诚服于“道”,恭敬和悦,而心自得其养。
(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)
(责任编辑:于洁秋)